爱孩子,怕他没规矩;管孩子,怕他缺爱。怎么办?其实,我们可以将爱和规矩,一起教给孩子。用爱的方式去给孩子立规则,孩子才能感受到规则是爱的一部分;用惩罚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,孩子感受到的是恨,而不是规则。
生活中,“惩罚”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的杀手锏了。的确很好用。也很省事。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。那么,大家都认可的选择,就一定是最科学的吗?当然不是。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无奈的选择。除了这“招”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“招”了。下面是一些可以代替惩罚的好方法,家长们可以收藏备用哦!
对于惩罚的认识
1.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:敌意、仇恨、抗拒、罪恶感、没有价值感、自怜。
2.孩子在惩罚中,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,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。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,改正错误。
3. 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,“以强欺弱”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。
4.孩子受到的惩罚,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,他们认为“惩罚”可以抵消他们的“罪行”,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。
5.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,而不是受罚。
最后,给大家几点温馨小提示
1.当我们发生冲突时,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,或者担心谁输谁赢。
2.在气头上时,暂时不要开始“解决问题”,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。
3.挑选建议时,不要评价“主意不好”、“那不行”,而是记录每个想法,让想法得到尊重;
4.当一个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,贯彻不下去,可以选择回到原点,重新再做计划;
5.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,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:(适合相对较大的孩子)
如:亲爱的宝贝,我想听一听关于….的问题,你是怎么想的?你是不是觉得……,我觉得…..,请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,我们都能接受。
爱孩子,是我们的本能;给孩子立规矩,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,是我们的责任。规矩与爱的统一,才能成就孩子的美好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