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21日中午,常州市天宁区红梅幼教集团联合教研活动在红梅东村幼儿园开展。此次为红梅幼教集团联合教研第四次活动,教研主题围绕大班“再见吧 幼儿园”园本主题进行课程资源的前审议。
本次教研活动由红梅东村幼儿园的陈心禛老师主持。活动开始,她通过一个热身的小游戏,拉近了老师之间的距离并开启了今天的审议教研活动。
第一环节:“聚”——挖掘资源,发现儿童身边的资源
在此阶段中,老师们从环境出发,利用幼儿园、班级教室等保障活动的空间;从家长资源、情感角度着手,为孩子提供人文关怀;从材料等物质资源出发,为孩子提供积极地支持等方面谈一谈“再见吧 幼儿园”课程下可以利用的资源。丰富的资源就在那里,我们不但要看到它们,更要站在儿童的视角,充分给予幼儿与资源互动的机。那基于幼儿活动的现状以及需求,我们怎样调整优化这些资源,活化资源价值?
第二环节:“拓”——筛选资源,关注儿童的真实需求
基于前期年级组关于资源的研讨,我们把可利用的资源分成环境资源、社会资源以及人文资源三大类,请老师们从挖掘梳理幼儿身边的资源;从幼儿真实需求优化园本资源;指向幼儿经验生长的主题架构等角度思考,分小组讨论筛选出适合孩子的课程资源内容优化课程,为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提供多种的可能和机会。
第三环节:“创”——生发活动,指向儿童的经验生长
各园老师分享了自己幼儿园关于《再见吧 幼儿园》的已有实践案例。红梅中心幼儿园的周烨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幼儿拍摄毕业照的案例,幼儿在整个活动中自行策划、分工、组织、合作,在不断地实践中感受排序的规律,遇到问题调整协商,初步建立对任务的筹划组织能力。红梅东村幼儿园的蒋兰教师向我们分享了《嗨!小学》班本案例,老师及时抓住孩子的入学情绪为契机点,利用各种资源,缓解上小学的迷茫情绪,让孩子能自信从容地步伐进入小学,并期待自己向往已久的小学生活……
第四环节:“建”——共享共建,提升主题活动建设水平
在课程实践与改革的过程中,我们关注由各类资源引发的幼儿探究活动,关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提升,关注将资源与幼儿园课程有机结合,通过此次的研讨,我们将以资源思维导图为支架,不断优化架构主题网络图。基于片区教研联动活动,借助信息化手段,共享资源活动,不断吸纳优秀的资源,丰富和利用好课程案例,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。
最后观察员曹蓉老师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。本次主题中的这次“再见”,不仅仅只有“再见”,更多了一份“留下”与“期待”。所以,当主题的经验脉络清晰了,在详细梳理整合了课程资源基础上,才会和孩子们共同感受到“记住美好”里的彼此支持,“感恩有你”中的暖意流淌,以及“毕业进行时”的满怀期待!通过研讨分享,我们可以看到同一种资源在不同园所中的多种可能性,真实感受到资源从“单线程”走向“多线程”。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把握一个基点和多个生长点。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兴趣和活动,了解幼儿真实水平,对资源进行分析与价值判断,为后期选择课程方向和内容打基础,从而让课程追随幼儿。(撰稿人:曹蓉 审核人:朱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