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平安校园>>安全>>文章内容
地震来了怎么办(中二班)
发布时间:2024-09-23   点击:   来源:原创   作者:钱玥

地震发生时,不管在室内还是在室外,都要保持冷静并采取行动,抓紧时间紧急避险,不随处乱跑,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。

 

在室内:

1.趴下:

立刻采取双手双膝支撑地面趴下的姿势,这种姿势重心低,不容易在地震中跌倒。

2.掩护:

找一个结实的桌子或床作掩护,尽量把身体(至少头颈部)都躲到桌子下面去,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,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。

3.稳住:

摇晃期间一定要始终躲在相对安全的遮掩处,不要乱跑,直到摇晃停止。

4.三原则:

做到“伏地、遮挡、手抓牢”,使身体保持在结实的屏障之下,以免被击中。

 

在行走时:

1.远离易掉落的物体:

地震发生时,要远离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,霓虹灯架等,可能掉下伤人。

2.尽可能利用身边的物品:

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,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,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,要镇静,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,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。

 

乘车受困时:

乘车人员要用手牢牢抓住拉手、柱子或座席等,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,要用两手护住头部,抬膝护腹,紧缩身体,作好防御姿势。

 

如何安全脱险:

室内三角避震空间: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、墙角,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,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。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,吊顶、吊灯下,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,玻璃(包括镜子)和大窗户旁。

户外平面避震空间:应急避难场所、公园、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。

人体屈曲避震空间: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或蜷曲,面部朝下,额头枕在两臂上,保护头颈部;口眼微闭,保护眼睛,低头闭眼,用鼻呼吸的体位,形成自救空间。

 

成功脱险后:

1.不要回到危房里头再去取东西,要尽可能远离废墟。

2.不要在现场使用明火,以免引燃易燃易爆气体。

3.注意个人卫生,防止食物中毒。



附件:
    关闭窗口
    打印文档

    版权所有:常州市红梅东村幼儿园    技术支持: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