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保健之窗>>育儿问答>>文章内容
秋季保健小常识(大一)
发布时间:2024-10-29   点击:   来源:原创   作者:徐舒琼

秋季天气冷暖多变,昼夜温差加大,人体免疫力下降,容易感染流感病毒。


     流感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(即流感患者在讲话、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中,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引起传播),也可通过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


     一般表现为发热、头痛、肌痛、乏力、鼻炎、咽痛和咳嗽,可有胃肠不适。一般情况下,病程一周左右,少数人遗留咳嗽症状。


防病要点


1.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。 推荐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、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,应于每年9-10月优先接种流感疫苗。


2.保持良好个人及环境卫生。勤洗手,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在流动水下洗手,持续至少20秒;外出回家后先洗手。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轻掩口鼻,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(如打喷嚏)应立即洗手。


3.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经常开窗换气。


4.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,必须接触时,应配戴口罩。


5.若出现流感样症状,应立即停课或离开工作岗位,避免接触他人,及时就医。



小心病毒性肠炎


     孩子腹泻不停,给他喝水还吐了出来!


     急性肠胃炎依致病原分为病毒性及细菌性两大类,病原性肠胃炎冬天最常见,大家熟知的轮状病毒诺罗病毒(N0rovirus)均属此类,而细菌性肠胃炎则多见于夏天,其传染途径主要为粪便或飞沬传染,应从加强卫生习惯着手,小心防范病毒威胁孩子健康。


症状


    轮状病毒一向是宝宝肠胃道疾病的原凶,好发于5岁以下幼儿,最明显的现象为突然间发高烧、呕吐、出现水便,及持续腹泻约5~7天。而诺如病毒比轮状病毒传染力更高,症状为恶心、呕吐、腹泻及突然发高烧等。


     遭受病毒感染后,约24~48小时才会出现呕吐、拉肚子的症状,不过亦有部分患者12小时便发病,家长如发现孩子呕吐后开始发高烧,便要保持高度警戒。值得注意的是,患者的呕吐物、排泄物亦含有病毒,清理呕吐物后一定要马上洗手,或视情况更换衣物,减少被感染的机会。


家中紧急处理


     孩子如有剧烈呕吐,最好暂停给予食物(如牛奶等),以免再度引发呕吐加重肠胃负担,连累食道也跟着受伤。建议采取少量给予的方式,如每小时补充10cc的电解溶液,同时尽快就医治疗。


幼儿园温馨提醒


 1. 给宝宝多喝水 


☉ 秋高气爽,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,不宜喝饮料。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,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、乌梅汤、金银花露等。在幼儿园里,老师会时刻关注孩子的饮水量。在家中,家长也要注重水的摄取。


☉ 平时多给宝宝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,如西瓜、梨、橙子等。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,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,并保持宝宝体内水分平衡。


2. 少吃“上火”食物 


☉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,容易“上火”,如大蒜、姜、韭菜、花椒、辣椒等。


☉ 少吃偏咸的食品,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。


☉ 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,如荔枝、桂圆、橘子等,也应尽量少吃。


3.  呵护宝宝皮肤


☉ 妈妈在给宝宝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,不要用力擦洗。每次清洗完毕后,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。


☉ 宝宝的嘴唇容易干裂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宝宝的嘴唇上,使嘴唇充血,然后涂抹润唇膏。


☉ 宝宝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,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。


  4. 冷水锻炼 


 ☉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宝宝对冷的适应能力。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、洗脸。


☉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,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,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。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。


  5. 预防腹泻 


☉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高峰期,又称秋季腹泻,主要累及3岁以下宝宝。


☉ 家长一定要把住“入口关”,注意饮食卫生,不吃生冷食品,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。


☉ 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宝宝有腹泻症状,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。


  6. 营养调理


☉ 多给宝宝吃牛奶、豆制品、鱼、肉等高蛋白饮食。多补充玉米、全麦面食、小米、黑米等五谷杂粮,以防秋季便秘。


☉ 富含纤维素的食品,如菠菜、胡萝卜、芹菜、花菜等,也应增加。


☉ 总之,要荤素搭配,粗细搭配,做到平衡饮食,才能减少秋季发病。


附件:
    关闭窗口
    打印文档

    版权所有:常州市红梅东村幼儿园    技术支持: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