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气温下降明显,昼夜温差大,是呼吸道疾病、诺如病毒感染等高发期,需从保暖、饮食、卫生、运动等方面重点防护。
一、日常保暖:科学“穿衣”防受凉
- 遵循“洋葱式穿衣法”:内层穿透气吸汗的纯棉衣物,中层穿保暖的毛衣/卫衣,外层穿防风防水的外套,方便根据室内外温差随时增减,避免出汗后着凉。
- 重点护住“关键部位”:外出时戴帽子、围巾,避免头部、颈部受凉;穿纯棉袜子,防止脚部受寒(脚部受凉易引发感冒)。
- 不盲目“捂汗”:幼儿活动量大,过度穿衣会导致出汗过多,脱衣后反而易感冒,以触摸后背温热、无汗为宜。
二、饮食调理:均衡营养强体质
- 多吃“温性+高营养”食物:增加瘦肉、鸡蛋、牛奶等优质蛋白,以及南瓜、红薯、萝卜等根茎类蔬菜,补充能量、增强抵抗力;避免生冷食物(如冰水果、冷饮),减少肠胃刺激。
- 保证水分摄入:气候干燥,需提醒幼儿少量多次喝温水,不喝含糖饮料,预防喉咙干痒、便秘。
- 饮食规律不挑食:幼儿园餐食会搭配好荤素、粗细粮,家长需配合引导幼儿不挑食,保证营养全面。
三、卫生防护:切断病菌传播
- 强化“手部卫生”:教幼儿用“七步洗手法”,饭前便后、户外活动后、接触玩具后必须洗手;幼儿园和家庭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玩具、桌椅等高频接触表面。
- 预防“诺如病毒”:诺如病毒易通过呕吐物、排泄物传播,若幼儿出现呕吐、腹泻,需及时隔离就医,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环境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- 减少“密集场所停留”:周末尽量不带幼儿去人群拥挤、通风差的地方(如大型商场、游乐场),降低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。
四、运动与作息:增强免疫力
- 坚持“户外活动”:只要天气不恶劣(无大风、大雨、雾霾),幼儿园会组织户外活动,家长也可在周末带幼儿晒太阳、散步,促进钙吸收,增强体质(每次户外活动不低于1小时)。
- 保证“充足睡眠”:11月可适当提前幼儿睡眠时间,建议每晚20:30前入睡,保证10-11小时睡眠,睡眠不足会降低免疫力。
- 避免“过度劳累”:周末安排活动时不赶场,避免幼儿因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。
五、疾病观察:早发现早处理
- 留意“异常症状”:若幼儿出现发热(体温≥37.3℃)、咳嗽、咽痛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需及时就医,待痊愈后再返园,不隐瞒病情。
- 不盲目“用药”:幼儿感冒多为病毒性,无需滥用抗生素,需遵医嘱用药;若发热,优先采用物理降温(如温水擦额头、腋窝),体温超过38.5℃再按剂量使用儿童退热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