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平安校园>>安全>>文章内容
幼儿园消防安全知识(大一)
发布时间:2025-11-05   点击:   来源:原创   作者:蒋兰

消防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孩子们年龄小,自我保护能力弱,普及消防知识,提高防灾意识,是保护他们生命安全的关键。以下从幼儿园教育、家庭配合和实操演练三个方面,系统介绍幼儿园消防安全知识。

一、 幼儿园教育:寓教于乐,树立意识

对幼儿的消防教育,应避免枯燥的说教,采用生动有趣、易于理解的方式。

1. 认识火:了解“两面性”

   · 通过图片、故事或短视频,告诉孩子们火是什么。让他们知道火能给我们带来光明、温暖,能做饭菜(有利的一面)。

   · 同时,必须强调火的危险:火一旦失控,会烧毁房屋、玩具、森林,还会让人受伤,非常可怕(有害的一面)。核心是让孩子建立对火的敬畏之心,明白“火很危险,不能玩火”。

2. 识别消防标志与器材

   · 认识标志:教孩子认识安全出口、紧急疏散通道、消防栓、灭火器等常见消防标志和器材。可以通过“找一找”的游戏,在园内寻找这些标志,让他们记住绿色的小人“安全出口”标志是逃生的方向。

   · 认识器材:向孩子展示灭火器、火灾报警器的图片或实物,用简单语言说明它们的用途。例如:“红色的灭火器是用来灭火的大英雄”,“报警器在闻到烟味时会大声叫,提醒我们快跑”。

3. 牢记消防安全“三不要”

   · 不玩火:坚决不玩弄火柴、打火机等火种。告知孩子这些物品不是玩具,必须交给老师或家长。

   · 不触摸电器:不随意触碰插座、插头和各种电器开关,尤其是不能用湿手去碰,防止触电和短路引发火灾。

   · 不堵塞通道:不在楼梯、走廊等安全通道堆放物品,保持生命通道的畅通。

二、 家庭配合:家园共育,巩固习惯

消防安全教育需要家园同步,形成合力。

1. 做好榜样:家长自身要做到不乱扔烟头、安全使用家用电器,不在床上吸烟等,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。

2. 排查隐患:定期检查家中的电线、电器是否老化,不超负荷用电。将打火机、火柴等妥善保管,放在孩子绝对拿不到的地方。

3. 制定家庭计划:和孩子一起绘制一份简单的家庭逃生路线图,确定一个户外集合地点。让孩子参与其中,能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。

三、 核心技能:掌握火场逃生自救方法

这是最关键的一环,需要通过反复演练让孩子形成肌肉记忆。

1. 保持冷静,大声呼救:告诉孩子,遇到火灾第一件事是不要慌张,大声呼喊“着火了!”并迅速告诉老师或大人。

2. 湿毛巾捂口鼻,低姿势撤离:

   · 毛巾捂鼻:用湿毛巾(或湿衣服、湿巾)紧紧捂住自己的口和鼻子。这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的浓烟,这是火场第一杀手。

   · 弯腰低姿:火灾发生时,热气和浓烟会向上飘,靠近地面的空气更清新。因此,要弯下腰,或者匍匐前进。

3. 循着标志,有序疏散:沿着墙上绿色的“安全出口”指示牌方向,快速、有序地撤离。不推挤、不奔跑、不重返火场拿取任何物品。

4. 身体着火,就地翻滚:万一衣服着火,千万不能奔跑,要立即停下,躺倒在地,左右打滚,将火压灭。可以教孩子口诀“停、躺、滚”。

5. 被困室内,固守待援:如果大火封门,无法逃出,应立即退回房间,关紧房门,用湿布堵住门缝,防止浓烟进入。然后到窗口,用鲜艳的衣服、手电筒等物品向外挥动,发出求救信号。

定期演练是关键:幼儿园应每学期组织至少1-2次全园消防疏散演练。通过实战演练,孩子们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本能反应,在真正危险来临时能够从容应对。

总结:守护孩子的生命安全,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让我们家园携手,将消防安全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心中,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,健康、平安、快乐地成长!


附件:
    关闭窗口
    打印文档

    主办单位:常州市红梅东村幼儿园    苏ICP备05086717号-1
    技术支持: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   访问统计